开放办学|唱响家国情怀——福州格致中学市级教学观摩周音乐学科示范课报道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12-01 14:32 11月30,由我校举办的“聚焦新课程新高考、探索‘6C’i教学模式”市级教学公开观摩周如约而至,音乐学科率先在音乐厅、鳌峰书院开展三节示范课,全市中学音乐教师180余人到场观摩,线上观看人数近700人。 第一节由福州格致中学音乐老师雷燊带来的家国情怀的民族乐派,本课选取芬兰民族乐派代表人物西贝柳斯最著名的代表作品《芬兰颂》,围绕《芬兰颂》曲中若干个性格突出的主题动机而展开,以音乐为本体,注重学生审美感知,巧妙结合史实,从《芬兰颂》的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出发,侧重学生实践等形式来理解这一史诗般的作品,从而层层递进深入人心理解民族音乐之魂,了解这部作品对于芬兰民族解放运动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理解家国情怀的民族乐派。 第二节由福州延安中学郑丹老师带来的欣赏与体验相结合的打击乐体验课。作品《老鼠娶亲》是民族音乐家安志顺所作的一首绛州鼓乐,乐曲围绕着老鼠迎娶新娘,把滑稽机敏而又十分胆小的老鼠与娶亲这一热闹的场面结合起来。根据作品仅仅为小堂鼓、定音鼓、锣、小锣、钹和木鱼等少数乐器,该课就地取材用平时书写的笔模拟鼓棒在桌面上敲击、结合个别学生的领奏,以敲击节奏、敲击方式和演奏技法的变化配合着情节发展在舞台上进行视觉听觉展现,在表演的同时感受绛州鼓乐非遗的魅力。 第二节由福州格致中学音乐老师刘昕带来的格林卡《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在鳌峰书院也同步展开示范课,本课以两首俄罗斯传统民歌主题《从山后,从高高的山后》、《卡玛林斯卡亚》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唱、听结合的欣赏方式,熟悉两个音乐主题的音乐特点;之后,以音频、谱例、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分段聆赏本曲,进一步探究出《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中的俄罗斯民族交响乐的特点。最后,在《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完整视听中,结束本课。
“相观而善之谓摩”,观摩课结束后,在福州教育研究院中学音乐教研员王艳红老师的主持下,来自福州延安中学、福州四十中、福州则徐中学、福州文博中学、福建师大附中、福州亭江中学、福州铜盘中学、福州八中等音乐教师对两堂课都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代表着不同学段的不同课型的两节课,都在充分发挥初中音乐和高中音乐的差异与特性,都注重对音乐的挖掘,依据初中音乐重在实践探索,高中重在人文理解,在循序渐进中,两节课以多种教学方式落实到教学目标,高中音乐在结尾完整聆听作品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尤其结尾器乐版的芬兰颂与开篇人声版的《芬兰颂》聆听形成首尾呼应,作品理解水到渠成,课程情感得到升华。 本次音乐公开课,是风采展示的过程,是同伴相助思维碰撞的过程,是指导老师引领深度学习的过程,更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探索与展望。本次示范课圆满完成,而基于审美感知和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将如何做到进一步深度学习,我们深信在未来的常态课教学中,音乐学科将继续深化、完善、持续辐射课堂研究,继续增强交流,以课会友,以研促教,在修身育美指引下,共同探索出高中音乐教学的多元性与生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