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拗九节①丨福粥飘香拗九,孝道传承格致!格致中学@你一起来煮粥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2-28 10:06 怀橘蒸梨意不同,一盂枣粟杂双方。 年年报哺同乌鸟,此意榕城有古风。 ——(清)叶梦君《孝粥》 2022年3月1日 农历正月二十九 我们又迎来了福州十邑特有的传统节日 拗九节 一碗碗香甜的拗九粥中 饱含着晚辈对长辈的感恩与祝福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2022年3月1日(农历正月廿九)是福州特有的传统节日—— 拗九节。每年的拗九节,福州人都会为家中的长辈熬制拗九粥,与长辈们共享天伦之乐。因此,拗九节也是“孝敬日”, 具有“孝亲尊长”的涵义。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值此闽都传统节日来临之际,格致中学德育处、团委、保福校区德育处郑重地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 1.和父母一起熬制一锅香甜的拗九粥,敬献给家中长辈和学校老师; 2.制作一份“孝亲尊长”的祝福卡片; 3.给出门在外的长辈打一个问候的电话或者送上一条祝福的信息; 4.为社会孤寡、生活困难的老人献一份爱心; 5.与家人、同学、朋友一同体验、分享拗九节丰富的文化内涵。 孝亲尊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是拗九节,还是平常的日子,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上,我们都要保有一颗“孝亲尊长”的感恩之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为老人、长辈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弘扬孝亲文化,共建美好家园! 福州格致中学德育处、团委 福州格致中学保福校区德育处 2022年2月28日
“拗九节”习俗来历知多少 “拗九节”是福州十邑地区的传统民俗节日,日期是农历正月廿九。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已经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据传,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生前悍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小鬼给吃掉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这是什么?”目连随口答道:“这是黝垢。”(福州方言中“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 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以后又以粥的颜色黝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 乡人赞叹目连的孝心,遂仿其孝行。于每年正月廿九日煮“拗九粥”孝敬双亲及邻里长辈,并相沿成俗,“拗九节”逐渐演绎成为尊老敬老、崇尚孝顺的社会风尚,在福州发扬光大。
“拗九粥”的做法 煮“拗九粥”有讲究,要经过四道工序,需要备齐糯米、红枣、葡萄干、桂圆干、莲子、花生、荸荠、红糖板等8种材料。这样煮的粥色、香、营养一应俱全。 第一道工序:浸泡 将糯米浸泡30分钟,莲子、花生各用清水浸泡1小时。浸泡过的糯米不仅煮得透也香;而莲子、花生由于比较硬,必须浸泡1小时后,煮起来才容易烂。莲子中间要没“心”,煮的粥才不会有苦味;花生浸泡后应把上层皮脱去,粥吃起来口感才不会涩。 第二道工序:蒸煮 将浸泡过的糯米用手捞起,重新淘洗后放置小蒸笼里,用旺火蒸10分钟后(如果用高压锅也可,高压时间一样)起锅,加上适量的水,并将事先准备好的红枣、葡萄干、桂圆干、莲子、花生、荸荠一同放入,用饭勺均匀搅拌,再用旺火煮五分钟。 第三道工序:加糖 待糯米开始呈现出黏性时,放入一定数量的红糖(红糖放多少因人而异),此时应使用慢火煮3分钟(如果火太旺,糯米因黏性大容易烧焦)。 第四道工序:搅拌 红糖在糯米饭中全部溶解后,用饭勺轻轻搅拌,糯米饭颜色变红,即可关火。这过程只需再用1分钟时间。这样,一碗浓情孝顺粥就煮成了。
拗九粥香 孝亲尊长 祝拗九平安!顺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