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端午佳节,弘扬传统文化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7-05-22 22:48 品味端午佳节,弘扬传统文化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二(7)班的潘函劼。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品味端午佳节,弘扬传统文化”。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端午还被称为端阳、女儿节、龙日等。民间纪念端午节的习俗很丰富,较普遍的庆祝形式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等,每一项端午习俗背后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独特的文化记忆。
传统节日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精神家园。作为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彰显着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中华民族分布如此广泛,却能保持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相当程度上得益于节日民俗的存在。这些节日已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节日,体现着共同的文化精神。在端午节到来之际,我们更应该弘扬民族文化。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习俗正被日益忽视。在此,我代表校团委学生会,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几点倡议:
1.用心怀敬意的态度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对延绵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 2.要有善于学习历史的能力。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 3.作为中学生,在假期同家人一起享受端午佳节,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用自己的行动,拯救传统节日习俗,发展传统节日习俗,创新传统节日习俗。
同学们,端午节将要来临,你想用什么方式纪念这个绵延两千年的传统佳节呢?让我们从今年的端午节开始,重新拾起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新元素。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