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风采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08-03 15:51 王世真院士 (1916.3.7——2016.5.27) 1933 届校友。著名生物化学家、核医学家,我国核医学事业的创始人。 1938 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1949 年美国衣阿华大学博士毕业后在该校放射性研究所任研究员。1951年回国,先后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教授、教授,放射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名誉所长,核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在甲状腺素的研究中开拓了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研究新领域;在国内合成扑疟母星;研究、合成并生产了多种标记化合物。他在实验核医学与临床核医学的结合方面的研究,如放射免疫显像、稳核素的临床应用等,提高了对某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效果,推动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发展。半世纪以来,长期致力于原子核医学的科学研究、应用和教育工作,堪称中国核医学第一人。 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8 年转为资深院士。 陈建生院士 1938 年出生,1957 届高中校友,当年以高考全国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1991 年当选中科院院士。 主要研究领域: 类星体巡天、类星体吸收线、星系际介质、星系物理、施密特 CCD 测光及大视场、大尺度、大样本天文学 , 领导 BATC( 北京—亚里桑那—台湾—康奈狄克 )CCD 多色巡天计划。他领导的课题组先后发现了 1400 多颗小行星。1996 年 6 月 7 日,发现国际编号 7145号的小行星,建议命名为“林则徐”星。2006 年,正值福州格致中学160 周年校庆,经提请,将国际编号第 55892 号小行星命名为“福州格致”星。 曾任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第十届政协副主席,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兼任中国科学天文学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国家评审组专家,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国际天文学会第 9、第 28 委员会组委,美国《Fundamental of Cosmic Physics》学报编委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及人事部博士后专家组成员 , 中科院学位委员。 经福谦院士 (1929.6.7——2012.4.20) 江苏省南京市人。抗日战争期间随家内迁,1944 年曾就读于福州私立格致中学。 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力学学会第三、四、五届理事,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第二届副主任、第三届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会第三届理事,第四届、第五届常务理事,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和第二届主任,他是《力学学报》、《爆炸与冲击》的编委,《高压物理学报》的常务副主编。他是爆炸力学和高压物理学家,中国实验内爆动力学和动高压物理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对发展中国高能量密度聚能系统设计技术和冲击波极端条件下物质性态研究作出了贡献。 刘应明院士 (1940.10.8——2016.7.15) 1953 届初中校友。北大数学系毕业后进入四川大学,专于拓扑学,对不分明拓扑中代数问题、嵌入理论与不分明凸集有较深研究。合作研究一般拓扑及不分明拓扑,引进重域概念,解决了不分明点概念及其邻近构造以及收敛这两个基本问题,在积空间和商空间问题上有所突破,被誉为“中国的查德”(模糊数学奠基人),著有《Fuzzy 拓扑在中国》等。1995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四川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九届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数学研究中心主任、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人事部博士后专家委员会“数学与系统科学”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专家咨询委员兼数学评审组组长。是国际模糊系统协会理事兼中国分会主席,日本模糊逻辑与系统研究所国际顾问,中国数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 陈懿院士 1933 年出生,福州人。物理化学家和教育家 , 南京大学教授。1951 届高中校友。1955 年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 曾任系主任、副校长、代校长 , 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校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催化学会中国代表等,1985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 2005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多相催化研究 , 对氧化物和氧化物载体的相互作用提出了考虑被分散物种本征性质和载体表面结构的嵌入模型,研究合成非晶合金催化剂和纳米催化剂的化学反应机理,为有关材料的制备及科学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十多年来联合有关同志倡导介观化学研究以及高校与产业部门的合作,在组建有关实验室,研究介观材料的合成,表征和应用,理论和实验的结合以及化学与化工的结合等方面取得良好进展。已发表论文近 400 篇,国内外专利 30 项,专著 3 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和省部级奖八项。1991 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5 年科研组被江苏省教委评为优秀学科梯队,1996 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科带头人,1997 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4 年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授予第五届中国催化成就奖。 陈镜明院士 1956年出生,福州人,1974届高中校友。 1982 年在南京气象学院获学士学位,1986 年获英国里丁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地理研究所、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任加拿大遥感中心高级研究员,加拿大约克大学、渥太华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理系教授 , 兼任南京大学长江学者教授和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科技部全球变化重点研发项目专家,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海外专家顾问委员。他是将遥感应用到生物圈研究的世界知名的科学家之一 , 是国际上被认为最早对定量遥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之一,在理解、保护环境进程方面,具有突破性的贡献。2000 年荣获加拿大航天航空协会 Alouette 奖,1998 及 2001 年他两度获联邦政府自然资源部地学界突出贡献奖,2004 年被选为加拿大高级科研主席,2006 年当选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上一篇格致英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