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弘毅润心|预防沉溺电子产品 助力线上高效学习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11-01 12:48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福州居民平静的生活。我校全体师生积极响应属地防疫要求,落实疫情防控政策,第一时间开展居家线上学习。由于线上学习的要求,学生使用网络和电子产品有了合理的理由。与之相应的,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也成为了家长和同学们焦虑的问题。网络和电子产品给同学们带来的好处毋庸置疑: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地进行线上学习。然而,网络和电子产品不当或过度使用给青少年带来的伤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居家学习期间,面对各类电子产品的重重诱惑,学生可能会沉溺其中,难以自拔。如何控制电子设备对学生的影响,帮助学生防止沉迷,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呢? 一、电子产品为何如此有魅力? 想要有效预防居家学习期间沉迷于电子产品,我们就必须了解网络成瘾的大致原因或进程,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一方面,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可以从视、听等方面给青少年带来愉悦的感觉,同时为了让手机更有娱乐性,许多软件开发商都在潜心研究怎样才能让用户在自家的软件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另一方面,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大脑尚处在发育中,他们的前额叶系统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导致理性思考、制定计划、调控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不足,但情绪动机系统则发育得较好。在接触到形形色色的视频、游戏之后,孩子自然难以克制要玩下去的冲动了。 除了网络自身的社交属性、游戏属性外,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娱乐活动少、社交匮乏、人际受挫、自我价值感低等都容易将孩子推向虚拟的网络世界。当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遇到困难和问题时,部分青少年无法合理地应对和调节心理压力,会将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的需求投射到虚拟的网络中去,以此来逃避问题和压力。一些家长和孩子缺乏沟通与交流,家庭氛围冷漠,也会导致青少年依赖和沉迷于网络,逃避问题和压力。父母对孩子的期待过高,孩子承受的压力过大,不愿跟父母沟通和交流,出现逆反情绪,进而沉迷于网络,在网络中寻求认同感和成就感。 二、如何避免沉溺电子产品?1.增加孩子的积极体验,强化现实的价值感沉迷网络的行为有时是孩子对无趣生活的精神寄托,电子产品满足和填补了孩子们的很多需求。家长注意不要采用喊叫、打骂等激化矛盾的言行,可以和孩子一起反思网络需求的本质是什么?比如:人际、情感、情绪、成就感、兴趣爱好等,建立适合自身状态的情绪宣泄通道,让孩子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家庭的关心、温暖,遇到困难、挫折时,家庭就是自己的最有力的支持力量,在家庭互动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尊重与关爱。 家长需要以长远的眼光、多系统地评价孩子,不以学习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应当更加细心地找出孩子身上任何细微的、值得肯定的优点、长处,让孩子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强化现实的价值感。 2.细致规划时间安排当青少年空闲下来,没有任务的压迫感时,他们就很容易放纵自己,投入各种无意义的娱乐的怀抱。为了帮助孩子远离这种状态,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认真思考学习目标,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学习任务,再将每项学习任务细化,明确每天要完成的任务。 当孩子制定了详细的任务清单,将每天的时间都细致地进行分配,他们就能更有规划地进行学习,进而很大程度上避免长时间、盲目地使用电子产品。 3.制定电子设备使用规则正确、适度地使用电子设备可以帮助孩子拓宽视野,更便捷地学习,但要确定好家长和孩子双方都认可的规则,明确使用电子产品和网络的时段、时长和内容等,并要求孩子认真遵守,同时保护好自己的视力和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事先订好规则的效果远比事后惩罚孩子来得好,也能更好地实施,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可能有的家长曾经尝试过和孩子制定规则,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可能是因为缺少了以下这些注意点:要把制定好的规则打印出来,张贴在家里显眼的地方,时刻提醒孩子与家长共同遵守规则;明确认真遵守规则的奖励和破坏规则后的惩罚,并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严格执行;坚持跟进,不要在制定规则后就将其遗忘,至少保持一个月来帮助孩子巩固这个习惯。 同时,家长也要控制好自己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间,多关注积极、正面的信息,不在家中刷短视频、玩游戏,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4.结束有缓冲,强制中断不可取有时,规则确定的停止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到了,孩子可能因为正在游戏或者浏览有趣的网络文章、观看视频等而对家长十分抗拒,根本停不下来,如果强行中断,孩子就会大发脾气。家长如果有过游戏或者追剧的体验,应该可以理解正到紧要关头时突然被中断的那种糟糕感觉。为了避免这种不适,建议家长事先给孩子一个提醒,让孩子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电子产品不是洪水猛兽,现代社会中,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都非常需要电子产品和网络。家长对孩子电子产品的管理,是防止“过度使用”,而不是“完全不用”。家长真正要做的,不是将孩子与电子产品、网络世界完全隔绝起来,而是引导孩子成为网络的理性使用者、主导者,甚至是创造者。在规定时间快结束前的几分钟里,家长可以走到孩子身边,旁观一下他此时浏览的文章或者进行的游戏,请教他一些问题,他会很高兴地给你解答。然后,等他看完或是一局终了再温柔而坚定地结束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看视频也是这样,可以等一集故事结束了再停止,而不是生硬地按照时间来截止,让孩子感到不适,进而引发争吵。 5.丰富活动,传递关爱在居家学习的特殊时间里,家长可以在家里创造更多适合孩子兴趣需求的现实互动,通过和孩子一起做或者引导孩子做一些有趣好玩又有意义的事情,帮助他们丰富自己的现实生活,转移对电子产品的注意力,让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现实把孩子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拉出来。 具体可以做的活动有很多,比如家务活,手工、画画、下棋、唱歌、阅读、烘焙、聊天、运动等等。在活动中,家长尽可能向孩子传递自己对孩子的欣赏与关爱,不但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还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用心的陪伴。 通过丰富的活动,孩子不仅可以脱离电子产品的漩涡,还能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更加热爱生活,从而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
|